|
发财
李冬 我从师范学校毕业那年,刚满二十岁。被分配到一个小村庄任教。那村子实在太小了,骑自行车不敢蹬满轮,不然就出村了。 说是学校,实际是一座破庙。课桌是有高有矮的八仙桌,课椅全是长条板凳,有的还缺了一条腿,用几声砖垫着。全班共有二十七人,从一年级到三年级,坐在一起和桌子一样,高高低低。 第一堂课,我摆出高深的样子,先作个自我介绍,然后从一加一等于二教起。第一堂课,有几分悲凉,也有几分得意。 下课了,一个小男孩追上来。“老师,一加一就一定等于二吗?”我惊奇地回过头一看:一个脑袋大,眼睛也大、褂子长,裤子也长的小男孩,恭敬地站在我面前。看着他那疑惑的眼光,心想:这孩子实在太笨了。 “ 我想,一个爸爸,一个妈妈,生了我,就是三口了。”他的话搞得我张口结舌,旁边的孩子都大笑起来。 从这以后,我开始注意这个叫发财的孩子。这孩子挑皮是出名气,也十分聪明,家里算个帐什么的,爹妈都得问他。上了二年级,他便能跟我下棋了,到了三年级,就向我借书看。他最喜欢的是数学。开始,我用容易的题考他,我说:“一个桌子四个角,锯掉一个角,还有几个角?”“五个。”他竟脱口而出。后来我又问他:“三齿、大粪叉,一共三十三把,一共一百根齿,问有多少三齿,多少大粪叉(四个齿)?”他用木棍在地上写了几笔,便说“一共有三十二把三齿,一把大粪叉。”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,竟能做出这样的难题,我真是服了。 到了四年级时,他要到外村去上学了,一天晚上,他找到我,泣不成声地说:“家里没钱供我上学了,让我到队里放羊……”我一惊,把水杯碰翻了:“不行,你必须上学!”我拿出仅有的二十块钱,对他说:“告诉你爸妈,老师供你上学。” 就这样,发财读完小学上了中学,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发财家也富裕了,我不用掏钱,只是不断听到发财的好消息。1982年,发财考上了清华大学,发财成了我吹牛的资本。 前不久,我收到一封来自美国加州的信,是张发财寄来的,他读完数学博士课程又做起了博士后。信中还夹着一张照片,脑袋还是挺大,脸上漾着笑意。一副气宇轩昂的样子,还隐约露出当年淘气鬼的影子。 发财,你该改名为发才。我盼你归来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