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人文学网

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
欢迎光临 - 人人文学网!  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文学专题 > 诗歌之门 >

诗歌语言的张力

时间:2017-08-19 17:50来源:未知 作者:未名 点击:
诗歌语言的张力 借用力学概念来命名诗歌语言内涵(暗示义或情感色彩)与外延(词语的指称义或词典义)相反相成、矛盾混成的状态。好的诗必须以某种方式包含抵抗(张力)。(罗伯特.佩恩.沃伦)美国批评家克林斯.布鲁克斯主张,最好的诗的结构是矛盾语法或矛
诗歌语言的张力
 
 
 
   借用力学概念来命名诗歌语言内涵(暗示义或情感色彩)与外延(词语的指称义或词典义)相反相成、矛盾混成的状态。“好的诗必须以某种方式包含抵抗(张力)。”(罗伯特.佩恩.沃伦)美国批评家克林斯.布鲁克斯主张,最好的诗的结构是“矛盾语法”或“矛盾情境”。
 
    诗歌语言在现代西方被称为“诡论语言”(美.克.布鲁克斯)。与日常语言相悖(打破日常语言的禁令,产生失范的词语联结。如“月凉梦破鸡声白,枫霁烟醒鸟话红”)又相依(以日常语言规则为表义基础)的关系,这也是诗的语言产生张力的缘由。
 
    诗论家杨匡汉把诗的语言命名为“佯谬语言”:“诗人在表达真理和真情时,则往往求助于佯谬语言——表面上似乎荒谬与诡谲,实际上从审美心理模型的角度看,是更见流动、更合理的语言。” “语言永远作微小变动,而词永远并置于新的、兀突的结合之中。”(艾略特)   “九月的霜花/十月的霜花/雾的娇女/开到我鬓边来”(戴望舒《霜花》)“开”既悖谬又合理,隐喻鬓发的花白。
(责任编辑:蓝梦 )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分享到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用户名: 验证码: 点击我更换图片
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