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职场--汇报 校招的情况不理想,往年我们参与校招,是半招半不招,有合适的就考虑,没合适的就算了,有做广告树品牌的打算。 今年却是为杨主管负责的项目培训人才的意愿,是实招,不能这么半途而废。我特意让杨主管一同去了一个高校,奔的市场营销专业,对方的要求很高,试用期不能超过三个月,五险一金,有培训的机会,薪酬不低于3500. 杨主管很是有些惊讶,他感叹,现在应届生的要求这么高,我把我和小曹去的几家学校的调查表给了他,情况差不太多。 他最后同意和我一起见经理,说一下大概情况,希望经理能把薪酬调上来,我们这没有五险,只有三险, 这一条,有些学生还能通融,但薪酬是底线。 经理看了我们的汇总表格,也听了我们的汇报,他说本科生那要求高,你们找找大专生,我们的业务员不一定非市场营销专业,贵在悟性。有些中专生技校生的素质也不错,能吃苦,也可以考虑。 我看了看杨主管,他想说什么,又沉默了。 我们一起商量新的方案,不考虑专业,不考虑是不是本科生,这样范围是扩大了,可是反而不好选重点。
职场--勉强 杨主管只同意在大专生里招聘,他不考虑技校和中专生,这个项目有一定的技术含量,他担心不好培训。 我们经理的出发点是省钱,却没考虑过钱之外的东西。 总不能培训了三个月,最后发现不合适,再换一拨人吧,杨主管没那个时间。 我心里赞同。 不过我建议现在中专里有类似市场营销的专业,可以考虑一下,可以出些考试题目,如果能过关,就录用。他勉强点头。 我们经理给的底薪是2500,大专生也不接受。 后来还是在中专里招了七八个来参加考试,只有一个人通过了杨主管的考核。 情况汇报上去,经理说杨主管太挑剔,贵在培训。 他从余下里的人里选了一个他说非常有潜力的。 就先定了这两个人,还有一个指标,我们经理说看情况吧,什么时候招到什么时候算。 杨主管有些无奈,后来一想,那个指标留下来也好,他建议我按业务员的要求招聘,他考虑实在不行,到时候让小宋过来负责项目,新招的业务员顶小宋的位置。 他的算盘很如意,我不知道经理能不能通过。
职场--培训 杨主管亲自写了培训教材,又和客户那边沟通过,强化了一些重点,他让小宋给新人上课,我知道他是在为小宋做铺垫,他始终认为小宋心细认真,适合做项目管理员,不太适合拓展新客户。 我们对小宋的印象都极好,他虽然业绩不突出,但为人踏实努力,人缘极好,也乐于助人,有时候自己的单子搞不定,却帮别人弄合同。 小宋愿意做培训,虽然会影响他开始新业务,但是他还是兴致勃勃的去做,很有成就感,那两个新人,和小宋相处的也好。三个人,有商有量有说有笑。 两个月培训完毕,经理验收后非常满意,在会议上表扬了小宋,说他的培训课讲解透彻。 小宋很高兴。 可是季度末一统计业绩,小宋垫了底,我事先和杨主管说了,杨主管说和经理申请了一下,不扣小宋的底薪了。 小宋的老实肯干是出了名的,我们经理有时候,也不好太苛责他。这次杨主管申请,经理就批准了。 经理太明白,也只有小宋这样的孩子,才会花时间弄培训,影响自己的业务成绩。 新人的进步还比较明显,反正培训过的地方,他们都能完成。 杨主管把培训教材,打印装订成册子,我们都说他细致。 杨主管还补充了一些案例,他说这也是他的工作成绩之一。 经理看了那本小册子,也点头赞许。他拿给客户看了,客户很满意,也要一套,说他们培训也能采用。
职场--总结 杨主管还是找小宋谈了一次,希望他重视业绩。毕竟业务员靠业绩说话,经理虽然没扣基础底薪,但总是不满意的。 谈的时候我也在场,杨主管有时候会用人力的办公室谈话,业务室不大方便,他相信我和小曹都会保密。我肯定了小宋的培训功底,有些叹息我们这里没有一个专门的业务培训部门,其实小宋做这培训师还是不错的,他热情细致,有传授的动力。 小宋态度良好,马上检讨自己,争取这个月,完成业绩。培训工作结束了,他可以全力进入业务员角色。我其实明白,小宋是一个厚道的人,有些太老实,熟悉他的人认可,不熟悉的人,会怀疑。所以他的客户多是老客户介绍的,新客户拓展缓慢,幸而他心态好,不急躁不恼怒,有一颗豁达的心。 杨主管对这员爱将还是爱护的,有时会把自己的客户算在他的名下,大家都知道,却都一致的保持了沉默,也许是小宋的厚道,让别人不好意思挑剔他,而且还要得罪杨主管。 杨主管让小宋多总结多分析,新客户拓展不利的原因是什么,事实上小宋分析到位,可是却改进缓慢。 小宋学的是市场营销,从个性上来说,不具备强烈的攻击力,有些平和,他天性稳重,我们说,这种个性其实不是业务员的最理想性格。
|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