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眷恋过阳春白雪,邂逅过夏荷秋菊,秀笔一支,几缕墨香,串起了似水流年的零碎光阴。浅淡随性的文字总会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淡泊清明,每次听到这样的点评,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哈哈一笑,一袭烟火,俗世人间,五谷杂粮为生,七情六欲皆在,焉能两袖清风看破红尘琐事?

阳光走火入魔的三伏天,对空调的表白语录荡漾在朋友圈,一味躲着紫外线的业余闲瑕,心甘情愿地成了厨房的奴隶。有属于饭来张口的吃货,也有热衷创造美食的吃货,而我做为一枚并不勤快的吃货,对食物的愉悦感则是自力更生的懒人餐。睡到自然醒的假期,红豆薏米粥和南方的天气绝对是黄金搭档,在湿气为特色的城市里身体得以安然无恙,也全赖于和小厨房的亲密接触,即便日上三杆才被阳光叫醒,也习惯了清粥小菜作为早餐的头牌。偶尔心情极好的清晨,还会将耐心奉献给像花儿一样绽放的青菜,再淋上亲自调制的料汁,那味道,念念不忘。

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厨房的味道,好像并不重要。在亲自出品的泡椒鸡爪成为朋友念念不忘的代表佳作后,时间足够宽裕的时光里,也会怡然自乐地尝试陌生的菜品,秀色可餐的制作就像谈恋爱,所有的认真都是为了色与味的两情相悦。作为一枚还在为物质文明奋斗的女汉子,江湖饭菜吃多了,总有种食之无味的失落感,职场谈笑,把酒言欢,推杯换盏纯粹为了生存。于是,民以食为天的至理名言让我越发对家常美食的勾引甘之若饴,在这样只想和空调相依为命的夏天,对世界的靠近,用心与否,无关咫尺和天涯。

小时候,吃货的点评通常放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身上时,多少带着贬斥的无奈。如今,在各种词汇寓意被风水轮转的娱乐时代,吃货一词却成了众星捧月的通用标签,貌似不标榜自己是枚吃货就不是地球人似的,其实多数时候不过是为自己的贪吃找个借口罢了。而我觉得合格的吃货该是做得了菜,品得了味,适度索取,不过分贪婪,要不然,哪里还有回味无穷的精神可以升华?学会欣赏美食,谁说不是岁月给思想的一种赏赐呢?

风尘陌陌,甘苦自知,若连美食都丧失了色诱的功能,那可真要叩寺拜佛青灯为伴了。厨房里,光阴为菜,红尘入味,熬得香气慢溢,五味俱全,生活的滋味全在盘中餐里,每个人都能从中品出自己想要的味道。我想,所谓食色性也,对于饮食男女来说,除了味蕾的投其所好,日子再忙,也有人一起吃早餐,那才是美食的最好味道吧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