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陡峭险峻的中岳嵩山覆盖着薄薄的积雪,在冬日的阳光映照下,闪烁着刺眼的银光。 森林茂密的山峰下,一支数万人马的队伍浩浩荡荡穿行在枯枝与乱石杂陈的山道上。启和后羿各骑高头大马,走在队伍最前面。启看上去不到三十岁,他体格健硕,衣着考究。后羿虽进入古稀之年,但气宇轩昂,威风凛凛。汤涂、汤升、卓云、索英、雷起等数名军校或侍卫跟随在老将军后面。 “轩辕关到了。”启指着太室山与少室山相连的地方,对后羿说,“老将军,我们下马吧!” 后羿扶扶佩戴的青铜宝剑,回身对传令兵命道:“往下传令,原地待命!” 将令传了下去,骑马的将士陆续从马上下来,与其余步兵停止前进,原地歇息。 后羿走到启面前,拍了一下他的肩头,问:“令尊肯定在那块石头跟前吗?” “不会错。”启说,“那是我父亲最爱去的地方,有一次,他就在那块石头前坐了整整一天。” “那我就依计发令了!”后羿瞥了一眼启,道。 “好!”启点点头。 后羿拿出一条长长的红绸抛向天空,旋即高呼:“请大禹登基,不负天命!” 话音刚落,启、汤涂、汤升、卓云、索英、雷起等人以及一眼望不到边的整支队伍的万千将士应着呼喊起来:“请大禹登基,不负天命!”一连数遍,响彻山谷,群鸟受惊,纷纷腾空。 旋即,启、后羿、汤升、汤涂、卓云、索英、雷起等人登上轩辕关,来到一块巨石下面。 后羿站在巨石前,注视着这块奇石,静默不语。 启、汤升、卓云等人在巨石周围寻找大禹,却毫无踪迹。 又找了半晌,仍无所获。启与汤升等人只得来到巨石前,对面露不悦的老将军后羿说,找不着大禹。 后羿恼怒不已,冲启叫道:“你说令尊告诉你他到了这儿,怎么没人呢?军中无戏言,我出于对令尊治水有功的崇重,带几万军队来到这里,劝他登基。可是……军队是随便调动的吗?” “对不住,对不住。”启抹了把额上的冷汗,谦恭地对后羿说罢,急忙从巨石旁边搬来一个平整洁净的石块放到老将军面前,“请您坐下,歇会儿。” 后羿叹了口气,坐了下来。 “家父离开蒲坂前,的确表示过要到这里。”启看看仍有些生气的后羿,又道,“我哪里敢打诳语啊!” “令尊怎么表示的?”后羿皱眉。 “当时,朝廷诸多官员力劝家父登上大位,但家父不为所动。”启躬腰对老将军继续道,“家父对众人说,舜帝有太子,请他登基。然后,家父就准备出行。我劝他别走,应遵舜帝遗嘱登基,君临天下,治国安邦。家父不听,执意要走。我看留不住,就说愿跟他出行,他不让。我只好问他去哪儿,他不答。我问,是去嵩山我母殉难石哪儿吗?他沉默了。我以为家父沉默就是去的意思,可是现在这儿没有他,我也大感意外啊!” “你没有问令尊,他还会去哪里?”后羿盯着启。 “我见他显得忧伤,不敢多问,就没再问。”启轻轻回道。 “人家都说你很聪明,是从这石头缝里蹦出来的。”后羿指着巨石,苦笑着望着启,“可你这回办的事儿不够聪明,害得我带这么多兵马空跑一回!” “老人家,可别这么讲,我可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。”启很不高兴。 后羿站起来,指着巨石对启言道:“你应该知道这块石头的来历和你的身世吧。当年,令尊治水时,为了打通少室山与太室山之间阻水的障碍,给为害百姓的洪水开凿一条出路,就变成一头力大无比的熊,举着石斧咆哮着砍凿。正在这时,肚子里怀着你的你母亲女娇赶来嵩山看望令尊。来到峰下,你母亲便挪着笨重的身子登上轩辕关去见你父。当你母看到你父变成熊举着石斧奋力凿石时,大惊失色,不禁叫道:‘我夫文命,何以如此?’,令尊见夫人来到身边,欲变回真身相迎,你母却转身就跑,跑到了这儿,瞬间就变成了这块大石头。令尊悲伤不已,赶来对这巨石说,‘贤妻不愿看我变成憨熊,可不能带走咱们的孩子,还我娃儿!’话音刚落,这块大石头倏地崩裂,你就从这条石缝中蹦了出来。这,难道不是真的?” “简直一派胡言!”启大怒,双眼瞪圆叫道,“老将军,你太过分了!” “我没过分。” 后羿道。 |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