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人文学网

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
欢迎光临 - 人人文学网!  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原创散文 > 散文原创 >

斗转星移话柴禾

时间:2015-11-24 20:10来源: 作者:运河散人 点击:
斗转星移话柴禾 李冬 老百姓过日子,头等家事就是柴禾。过去常说的一句谚语: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,古人把柴字尊为老大,会有一定的道理,大概是如果缺了这位老大,后边的六个字全都发挥不了作用。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,老百姓还用烧火了吗?作为该做
斗转星移话柴禾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李冬

  老百姓过日子,头等家事就是柴禾。过去常说的一句谚语:“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”,古人把“柴”字尊为老大,会有一定的道理,大概是如果缺了这位“老大”,后边的六个字全都发挥不了作用。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,老百姓还用“烧火了吗?”作为该做饭时的见面问候用语。可见当时农家对柴禾是何等重视!改革开放30年来,老百姓的日子如同攀登一座玲珑宝塔,一层一层地步步登高。用柴禾的变化,也是值得回首一番的。

  记得在改革开放之初,大多数农家皆以秸杆为烧水煮饭的燃料。一家几口人,一天做三顿饭,再加上冬天烧炕取暖,这一年要烧多少柴禾?至少要一大垛呀!那时,生产队每年只给每家分三十几捆玉米桔。大多都要留到春节待客才舍得烧。平时做饭都主要靠检柴烧火做饭。那时,在农村,壮劳力每天下田劳作,没有假日,不分寒暑。这必不可少的捡柴的劳作,就放大片妇女和孩子们身上了。

   每天下午,孩子们放学回家,就都撂下书包,背起了大大小小的筐子,赶紧到田头或沟坡上去捡柴禾。那时,秋收刚过的时候,田里的柴禾确有不少,费不了多大功夫,就能检一大筐。可一到秋末,田野里只剩得一片光溜溜的黄土地的时候,那柴禾就很不好捡了,就只好拿起竹耙子,到荒坡上去搂草。你也楼,我也楼,把草皮搂得光光的。实在没得可拣了,就掘万根草的根,这种草的根密匝匝的。掘出来,把土抖落干净,背回家放到院里晒干了,就可以凑合着烧火做饭了

  到了冬天,捡柴禾更是好难的事。满眼望去,田野里真是“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”到哪儿去拣?我们这些孩子,就用木棒、砖块往树上扔,想法子让干树枝掉到地上,我们只能拣半筐回家。可是,筐不满,烧不熟饭,一准挨妈妈一顿骂,妈妈是不爱骂人的,可我知道她的难处,灶下无柴,窝头只能蒸个八成熟,凑合着吃了,肚子也不是滋味儿。那时老百姓的无柴之苦可见一斑。

  自打农村实行承包制以后,农家的手头活泛了,就不再把地里的柴禾当回事了。一年四季,都能到农村供销社里买煤球。每家都有个买煤球的小本,按人定量。家里生个小煤球炉子,虽然生炉子烟熏火燎,呛得人有时直流眼泪。但比起拣柴禾挖草根来,也让人觉得“鸟枪换了炮”进步一大截了。可毕竟煤球不多,要精心地节省着烧。小煤炉“无米下锅了”,捡煤核就成了孩子们的新任务。那时,我们一放学,就要到供销社门口路边去捡了。有时刚倒出来的煤球很热,烫得手生疼,我们也全都不顾。有人说: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”,没柴烧的长大的孩子是最理解这句话的。家里有了炉子就省了不少柴禾,加上种田自由了,有了高秆作物,柴也多了,有的人家还用上了沼气。总之,改革十年之后,农家一般都不缺柴烧了。我的拣柴生涯也就一去而不返了。

  改革开放30年年后的今天,农家的烧柴问题,又发生了根本变化。不再烧秸杆,更不用烧树枝和草根,现在已经和城里人一样用燃气烧水做饭了。那年,村里请来了科技专家,给我们村建了一个气站。也以秸杆为原料,燃烧秸秆变成气,全村只需用一个大气罐。管道通道了每家每户,一拧开关,就打着了火,用猛火,用文火,可以随意调节。果真是又快捷,又方便。科技一进村,就解决了全村的四百多户人家的烧水做饭问题。怎不家乡人今昔对比,倍感甜蜜。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,全都干干净净的,不见柴垛,也不见了柴灰,家家的烟囱里也不冒黑烟了。连村里的空气都显出几分甜丝丝的清新。

  家乡人用上燃气烧火做饭了,童年时柴灶,风箱、掏灰耙、火棍,节煤炉、蜂窝煤、火筷子·····都逐渐将成为历史的纪念物,若能留下几件,给儿孙们讲讲当年捡柴、烧柴的故事,也许是很有些趣味的。当前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柴禾在农家生活的“老大”地位已经淡化或消失,一个“柴”字,记录着时代的变迁,更映射出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,农家生活的巨大变化。光凭烧柴这一点,就让家乡人感到生活的幸福温馨,怎会不喜上眉梢呢!


(责任编辑:人人文学网 )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分享到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用户名: 验证码: 点击我更换图片
发布者资料
运河散人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: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:2015-08-01 23:08 最后登录:2020-09-11 19:09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
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