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风茶韵古城品茗 作者:高培智 引言:生活是一种艺术。自从茶文化进入人们寻常生活,...
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上下五千年 王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之际,电视报纸标语等诸...
黔东南行散记 (纪实性散文) 作者:往都 一 行 再一次回到老家黔东南时隔二十七年了...
找回人性,唤醒善良 善待每个生命 作者:姜兰 2020年的春节,举国上下封城闭户,一座...
拉尕山,舟曲王冠上的明珠 王彬 一 舟曲是甘南的陇上桃花源。 藏乡江南,拉尕山是江南...
春天,把歌写进一首诗里 王彬 (一) 二月的风扯过缠绵的相思。 游子归来的前夜,离开...
[散文原创] 避暑山庄漫笔 日期:2015-11-24 20:26:08 点击:461 好评:0
避暑山庄漫笔 李冬 三年前的那个暑假,我和几位任教高三毕业班的老师,在副校长贾宝才的率领下,到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去避暑了几天。所见所闻,感慨颇多。近几天翻阅日记,有查阅了一些资料。朦朦胧胧地回忆了那几天的游历过程。触及心灵的感受,忘掉实在可惜...
[散文原创] 斗转星移话柴禾 日期:2015-11-24 20:10:59 点击:481 好评:0
斗转星移话柴禾 李冬 老百姓过日子,头等家事就是柴禾。过去常说的一句谚语: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,古人把柴字尊为老大,会有一定的道理,大概是如果缺了这位老大,后边的六个字全都发挥不了作用。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,老百姓还用烧火了吗?作为该做...
[散文原创] 通师杂忆 日期:2015-11-24 19:57:10 点击:700 好评:0
通师杂忆 李冬 通师,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时的全称是北京通县师范学校,1963年,郭沫若题写的校名,至今还赫然镌刻在通州中山大街105号临界点墙壁上,其实,不用镌刻,只须仔细看看,那每个字都像鼓出来似地。这就是书法大师的手笔。一所普通的中专学校,竟然能...
[散文原创] 初中生活的浪漫 日期:2015-11-24 19:55:18 点击:367 好评:0
初中生活的浪漫 李冬 我读初中时,正赶上所谓三年困难时期,回首那三年的初中时光,既是艰难的,又是浪漫的。1959年,我和村里的18个男孩儿一块儿考入初中时,正是大跃进的热气渐渐消退,人们混沌的的思绪渐渐清醒之时。可惜,村里的粮食越吃越少,饥饿仿佛一...
[散文原创] 耕牛礼赞 日期:2015-11-18 23:01:35 点击:553 好评:0
耕牛礼赞 李冬 在十二个生肖中,除了龙为人们臆想的动物之外,牛的个头最大,体态也很美。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当时的丹青妙手绘画的题材。如韩榥的《五牛图》便是一例。至于古今对牛歌咏的诗文更是多得不胜枚举。最著名的是鲁迅先生的两句诗: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...
[散文原创] 一个女人的心路 日期:2015-11-10 00:37:16 点击:283 好评:0
暮色初上,褐山一片寂静,拾起初秋跌落的一片枯叶,让我仿佛又回到 过去 的点点滴滴。在 时间 的荒芜里,没有早一步,沒有晚一步,在 美好 的时候,遇到一个正当年龄的人。 那时候,视线交错,深情凝望,两个人就是一个世界。就算走在荒草野地,也如同漫步云...
[散文原创] 采桑叶 日期:2015-11-10 00:34:41 点击:343 好评:0
采苇叶 李冬 每年一到农历五月初五,在我的家乡,再困难的时候,在困难的人家,也要过端午。那时,听大人们说:端午节,扶正祛邪,给人长志气,让人走正路。我们当时也不懂的这些道理,更不知道这节日跟大诗人屈原扯上关系,只知道按照妈妈的吩咐,到苇塘里去...
[散文原创] 早餐 日期:2015-11-10 00:34:12 点击:320 好评:0
早餐 李冬 早餐,也叫早点,在广州,叫早茶,在我农村老家,都叫早饭。小时候,就在农村注,早饭是我一天里的第一个兴奋点。那时,我很爱睡懒觉。要是没有早饭的诱惑,太阳老高了,还要赖在炕上不肯起床呢。妈妈天天起得很早,起来后,顾不上梳头洗脸,就要抱...
[散文原创] 炎炎夏日草木情 日期:2015-11-10 00:33:34 点击:353 好评:0
炎炎夏日草木情 李冬 夏天,是一个繁盛的季节。仿佛草木们,在一起开了个会,好像商量好了似的,它们是想过一个狂欢的节日。看他们,各个展示着它们的能耐,那么青翠葱茏,那么碧绿茂盛,看叶子吧,叶子大小不同,形状各异。片片向上,承接着阳光。有的枝干挺...
[散文原创] 有感于曹工墓石 日期:2015-10-26 23:39:09 点击:307 好评:0
有感于曹公墓石 李冬 曹雪芹墓石的发现,是在十年动乱时期的1968年,正是在轰轰烈烈的学大寨运动中,一群社员平整地面时,偶然发现了一块墓石,表面看,这只是当地随处可见台基石,仔细看,上面镌刻着:曹公讳霑墓。壬午的字样,原来这是一块墓石,可巧生产...